白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散文船钉鱼作者黎强 [复制链接]

1#

 船钉,顾名思义是造船用的材料,铁制的,有螃蟹型的“抓钉”,有四棱型的“直钉”。在我居住的老家河坝街沿岸,因缘长江,船运业较为发达,有造船厂、木船社、轮驳站等,修船造船的厂蓬、船坞,基本上都在沿河的沙滩空旷地带搭建。因此,打小时候起,船钉就是我熟悉的物件。不但熟悉,还与船钉有过趣闻发生呢。


  一到冬季,河水枯竭,原本一条滔滔奔流的几江就瘦了下来。此时,木船社就开始了对船只的整修,在偌大的河滩上摆开了工场。在我的印象中,一般情况下,冬季时节,至少有不少于三只木船,或新造,或翻新,或修补,这也是木船社工人最忙碌的工期段,几乎所有的工人顶着冷嗖嗖的河风,有的在给船缝塞桐油特制过的竹筋,以防船体渗水;有的则利用焊割机在焊割部件,给船只修旧换新;更多的工人刷的刷桐油、补的补船板、钉的钉船钉,一派繁忙景象。


  那个年代,自来水还没有在老县城普及,一条街道或集中点的居民小组,会有供水点为居民定时供应自来水。但由于自来水网管不畅、水压不足,供水点的自来水像小屁孩窝尿一小股,有时一挑水要等上半小时才盛满,何况还有排着似长龙的挑水队伍,埋怨声、骂娘声此起彼伏。为了节省点水钱,也可能时大人不愿意让娃儿去等这么久的时间,于是,就会安排我家仨兄弟去枯水期的长江里挑水吃。还别说,枯水期的长江水清澈、甘甜,挑回家倒进水缸就可以直接食用,用不着再进行白矾澄清。


  一副水桶,三个兄弟,就经常出现在冬季天擦黑的时间段下河边去挑水,而且选择的路线都要穿过造船工场。为啥要选择天将黑才下河挑水呢?为啥要故意穿过造船的工场呢?这就与船钉有关啦。原来,仨兄弟鬼精着呢——在路过造船工场时,佯装歇稍,一人放哨,一人观察,一人偷钉,把木船社工人留置在修船造船工位上的“抓钉”“直钉”,或焊割下来的杂铁余料,迅速丢些在水桶里,仨兄弟换工挑担,绕开工场,一人挑行几十百把米,匆匆逃离。那些从木船社偷来的船钉、烂铁,事后被买给废品店,一斤五分钱。而我所得的钱,几乎全部被我拿去购买书籍或活页文选了。《岳阳楼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捕蛇者说》以及陆游、李清照、辛弃疾、苏轼等等,我都是从活页文选中认识的。


  为了保证修船造船铁钉的用量和质量,我家附近的木船社还有一个专门的铁工房,天天都是叮叮当当声,打制的各类铁钉全是造船修船用的。小时候,娃儿家不太懂事,脑壳里想的就是搞到船钉,拿去卖钱,哪里去想影不影响造船修船工期哟?那天中午,骄阳似火,我偷偷摸摸溜进铁工房,故伎重演,在裤兜里装满新打制的抓钉直钉正想溜掉,猛然间被一双铁钳似的大手抓住,抬眼一看,是木船社的守门人,因是孤寡之人,爱喝酒,人称“廖长酒”。廖满嘴酒气,对我狠狠地说,娃儿家,不学好,偷鸡摸狗的。走,回去给你妈老汉交代。可想而知,那天,除了向“廖长酒”陪不是也外,一贯教育娃儿走正道的父母亲,用竹蔑条给我上了狠狠一课。


  从此,我要购书、买活页文选,再也不敢、也再没有去打船钉的主意啦——父亲关饷之后,会每月给我3元钱的购书专用款——直到今天,如果说我在文化知识上稍有积淀的话,是要深深感谢我的父母亲,在我小时候,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扼杀了我对知识的渴求。


  回过头来,再说说我心目中的船钉鱼。


  在长江河边几江河湾,那时候的鱼类可多啦。黄辣丁、沙秋儿、肥穇儿、火烧扁,一网下去,就可以捕到几条。船钉鱼,像钉船的直钉一样,又细又长的,所以在外面当地被称为船丁子鱼。俗称:船丁子,白杨鱼,打船钉等等。船钉子游动的速度非常快,很难捕捉。可是偏偏这种鱼口味极佳,不论酱焖还是油炸,都是娃儿们心仪的美餐!小时候,在老县城小西门河段,捕捞船钉子鱼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的。


  一到洪水猛涨的夏天,左邻右舍的发小伙伴们便蠢蠢欲动、跃跃欲试,都在准备自己的鱼具网具,“捞兜”是一种最易制作的、最实用的捕鱼工具。中午晌午之后,趁大人们开始午休了,娃儿头黑娃就在小伙伴住家附近吹起口哨,不一会就聚齐了兴致高亢、手拿渔具的小伙伴。那时,机动船很少,江边停靠的都是运煤、拉粪、送菜的大木船,是用船工拉纤那种大木船。在船的船舷下,或船与船的过档流水间,是捕捞船钉子鱼的最佳水域。小伙伴们脱个精光,噗噜噜跳进冰凉刺骨的河水里,完全忘记了平时父母亲揪到耳根教育的“长江淹死会水人”的训诫,从岸边到船边,从船头到船尾,“踩水式”“放滩式”的捕鱼技巧一一派上用场,在一“捞兜”一“捞兜”捕捉到船钉子鱼的同时,也捕捉到了童年的欢乐。


  带着满满收获回家的我,满以为半“笆笼”船钉子鱼的鱼获,会得到母亲的表扬。殊不知,母亲火气冲天,说,这么一大河水,你不怕呀?你喝得干呀?你不晓得有危险呀?一连串的气话像炸雷在我头顶上炸响。还是旁边的父亲出面打了圆场,算啦算啦,鱼都抓这么多回来了,先把鱼弄了吃,不然会腥臭的。下次再下河捕鱼,打断你的脚杆哈!父亲说完,朝我眨了眨眼睛,努努嘴。我立马懂起了父亲的意思,一溜烟儿逃上阁楼里,让父亲陪着母亲在老灶房边烹制船钉子,边释放余怒。


  不一会工夫,阁楼下传来母亲的声音,下来吃船钉子,下来吃船钉子,香得很,鲜得很喽!我翻身下楼,直奔饭桌,抓起桌上的筷子,夹了一条肥肥的船钉子送进嘴巴,天啦,船钉子鱼真的太鲜美啦。我用眼睛瞄了瞄父亲母亲,他们也高兴着呢。父亲呡着老白干,吃着我捕捉的船钉子,一副大快朵颐的神态。


  后来,我家餐桌上经常出现船钉子鱼,基本上都是我在长江中捕捞的,母亲也不再阻拦我去长江捕鱼了。也许母亲知道,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的娃儿,谁离得开长江的洗礼和淬炼哟……

 

作者简介:黎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办公室高级经理。已在全国各类报刊网络发表散文、诗歌、随笔、歌词(曲)作品余首(篇)。在全国各类征集活动中获奖无数。著有歌词集《爱在心底流淌》、《爱的音符生动点缀》。代表作《老家在中国》曾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美国北美电视台播出之后在华人中引起广泛好评。近年来,相继创作出《美丽中国》、《中国故事》、《我的名字叫七一》、《爷爷的履历表》等作品广泛传唱。


  

#船钉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