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听说过北极星吧,那大家听说过禹南星吗 [复制链接]

1#

哈喽,各位读者老爷们大家好啊!又见面了。今天的第三篇呢是我们禹州的一味药材!这个药材可不得了啊,不仅名字好听,而且,药材的药效也是十分厉害的喔,下面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禹南星,河南省禹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禹南星,又称会南星、禹州天南星,为产于河南、集散于禹州者,品质最优,销往全国,并供出口。天南星:为各地天南星的统称。以个大、匀整、无外皮、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禹南星块茎含淀粉,可制酒精、糊料,但有毒,不可食用。为历史悠久的中药之一,能解毒消肿、祛风定惊、化痰散结;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癎;外用治疗疮肿毒、毒蛇咬伤、灭蝇蛆。禹南星是禹州市产天南星,品质特点,以个大、匀整、无外皮、色白、粉性足。

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禹南星”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下面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Wall.)Schott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

生天南星: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制禹南星(姜南星):取净天南星,按大小分别用水浸泡,每日换水2~3次,如起白沫时,换水后加白矾(每kg天南星,加白矾2kg),泡一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切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

本品呈扁球形,高1~2cm,直径1.5~6.5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色,较光滑,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麻点状根痕,有的块茎周边有小扁球状侧芽。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不平坦,白色,粉性。气微辛,味麻辣。

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以单粒为主,圆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17μm,脐点点状,裂缝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少数,由2~12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63~μm。草酸钙方晶多见于导管旁的薄壁细胞中,直径3~20μm。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块茎有毒。

禹南星味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一般炮制后用,3~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孕妇慎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注:天南星中毒,可致舌、喉发痒而灼热,肿大,严重的以致窒息,呼吸停止。轻者可服稀醋或鞣酸及浓茶、蛋清、甘草水、姜汤等解之。如呼吸困难则给氧气,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禹州市天南星的人工栽培规模小,主要原因在于繁殖难。野生天南星早有记载,《禹州中药志》载:唐代(年-年)药王孙思邈曾长期旅居阳翟,行医采药,死后阳翟百姓葬之,并建祠纪念,形成一条药王祠街,是为禹境药市的萌芽。元世祖至元元年(年),阳翟已成为药材汇集之区,是为禹境药市的雏形。《禹州市志》、《禹州中药志》均载: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号令中国药商集结钧州,认为此是禹州成为药材集散地的开始。

野生天南星资源多分布在禹州市天南星的野生蕴藏量约为.5千克/公顷,经勘查,禹州天南星野生蕴藏区的面积约8公顷,其野生总储量约千克。截止到年禹州栽培天南星面积约30公顷,栽培天南星蕴藏量约千克。

禹州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淮河上游,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年均温14.4℃,活动积温.7℃。年平均日照时数时,无霜期天,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多集中于夏季;多丘陵岗地,排水良好;其四季分明,水热资源充足的气候特征适合天南星等各种药用资源的生长发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