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大风子概述
▍基本信息
大风子,别名大枫子、麻风子,主要来源于《本草衍义补遗》。其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的成熟种子,具有乔木特征。
▍出处与基源:
大风子的别名为大枫子、麻风子,并且其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海南大风子的成熟种子。大风子为常绿乔木,树干挺拔,枝条伸展,具有革质的叶片,互生排列。其花期主要在1月至3月间,而海南大风子则在-9月间开花。
▍海南大风子▍海南大风子特征:
海南大风子是一种乔木,其花期和果期较长,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广泛分布。这种植物具有特定的生长习性,适宜生长在高温多湿的环境。
▍生长环境与分布:
海南大风子生长在山地疏林的半阴处以及石灰岩山地林中,主要资源分布在我国的台湾、海南及云南等地,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如印度等国。
▍栽培与炮制:
大风子的生长对土壤和环境有特定要求,偏好高温多湿的环境,不耐霜冻。大风子霜的制备需要通过去壳、碾碎等工序,制成的大风子霜可供内服使用。
02大风子性状与鉴别
▍大风子种子▍大风子种子特征:
大风子种子通常呈现不规则的卵圆形,坚硬的种皮使种子不易破损,其气味和味道较淡。在形态上,大风子种子略不规则,呈卵圆形,表面布有细小的纵纹。
▍气味与品质特征:
大风子种子的气味轻微,尝之味道淡薄,并带有油性。品质上乘的大风子种子通常个体较大、种仁饱满,色泽洁白,油分充足。
▍海南大风子种子▍海南大风子种子特征:
海南大风子种子多为四面体状,其中一面凸起,其余三面则较为平坦。观察其表面,可以发现发黄白色至灰棕色的色泽,并覆盖着众多隆起的纵脉纹。
▍气味与毒性特点:
海南大风子种子具有辛辣、温热且有毒的特性,在气味上也具有独特特征。根据不同的本草文献,其味道被描述为甘甜、苦涩等,略有差异,但多属于温热性质。
03功能与主治
▍药性与用法▍功用与主治:
大风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如风癣、疥癞以及杨梅疮,能够攻毒杀虫。其药性在《纲目》等本草文献中有详细记载,其霜状物还具有行痰、杀虫的效果。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大风子通常采用外用方式,需谨慎内服,尤其应避免阴虚血热者使用。在内服时,一般会将其制成丸散,每次用量控制在0.3-1g。
▍附方例子▍常见方剂:
①《解围元薮》中的大风丸,以大风子肉为主药,治疗大疯眉目遍身秽烂者。
②《岭南卫生方》中的大风子烧存性,与麻油、轻粉研涂,可治疗大风疮裂及杨梅恶疮。
③《疠疡机要》中的大枫子膏,以大风子肉和白矾为主药,配以真轻粉,用于治疗一切疮疥脓肿等疮。
④《血证论》中的大枫丹,以大风子肉、土硫黄等为主药,灯油调搽,可治癣痒各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