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石,这种矿物砷华的矿石,或经过毒砂(硫砷铁矿)、雄黄等含砷矿物加工而成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其主产地遍布江西、湖南、广东、贵州等地,为这些地方的中药材市场贡献了一份力量。砒石在药材领域分为白砒与红砒,这两种形态的三氧化二砷(As2O3)含量均超过96%,但白砒的纯度更高,而红砒则含有少量硫化砷等红色矿物质。在药用方面,红砒是主要的选择。此外,经过升华精制的砒石即为砒霜,这种精制品在中药中有着更为显著的药效。同时,砒石还有着信石、人言等别名,彰显了其在中药领域的独特地位。砒石,其药性辛烈且大热,具有显著的毒性。它主要归经于肺和肝,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体的这两个重要器官。
砒石在中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外用时,它可以攻毒杀虫,有效蚀疮去腐,促进伤口愈合;而内服时,则能劫痰平喘,截疟,对于某些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由于砒石具有上述多种功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它常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谨慎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有效。、对于腐肉不脱的恶疮、瘰疬、顽癣、牙疳以及痔疮,砒石的外用功效显著,它能攻毒杀虫,蚀死肌,去除腐肉。虽然可以单独使用贴敷,但因其毒性较大且可能引起剧烈疼痛,所以通常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以减轻毒性和缓解症状。例如,治疗久治不愈的恶疮时,可以与硫黄、苦参、附子、蜡一同调配成膏药,洗疮后外涂,如砒霜膏。对于瘰疬和疔疮等病症,可以配合明矾、雄黄、乳香研成细末进行治疗,如三品一条枪。
2、砒石内服能祛寒劫痰平喘,主治寒痰喘咳。对于久治不愈的病症,可以与淡豆豉配伍制成丸药服用,如紫金丹。此外,虽然古方中还记载了砒石用于治疗疟疾的用法,但现今已较少使用。
外用时需适量,通常研末撒敷,宜作为复方散剂或膏药、药捻的成分。内服时一次的用量为0.~0.克,通常入丸或散剂服用。
由于砒石具有剧毒,内服时务必谨慎;外用时也需注意防止局部吸收中毒。孕妇及体虚者忌服,不可作为酒剂服用,且忌火煅。、《日华子本草》中记载,砒石可用于治疗疟疾和肾气不足,同时还有驱除蚤虱的功效。2、《本草纲目》则进一步阐明,砒石能治疗齁喘、积痢,以及消除烂肉、瘀腐和瘰疬。此外,它还能蚀去痈疽的败肉,用于治疗痔疮并杀灭寄生虫。、治疗痔疮:取好白矾四两,生砒二钱半,朱砂一钱。将这些药材分别研磨成细末,首先将砒石安放在建盏中,再用白矾末覆盖,用火煅烧至烟尽,取出枯矾并研磨成细末,最后加入朱砂末。将混合后的药粉用水调匀,涂抹在痔疮上。
2、治疗长期咳嗽和气喘:需要蝉蜕、杏仁、马兜铃各二两,以及煅砒六钱。将这些药材研磨成细末,用蒸枣肉制成丸剂,每丸如葵子大小。每次服用六七丸,睡前用冷葱茶送服。服用后需忌热物半日。
3、治疗多年肺气喘急,早晚无法安眠:需信砒一钱半(研飞成粉),豆豉一两半。将药材与膏子一同杵匀,制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用五丸,根据小儿年龄大小适量增减,并用极冷的腊茶清送服。临睡前服用,以知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