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中药材天南星的介绍。天南星,这一味独特的中药材,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显著的功效。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它吧。
天南星,其拉丁名称为ArisaematisRhizoma,属于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它源自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或异叶天南星的干燥块茎,主要产于安徽、江苏、河南、河北等地。其性状为扁球形,大小适中,表面光滑,颜色类白色或淡棕色。质地坚硬,断面呈白色,具有显著的粉性。闻起来略带辛香,品尝时则带有麻辣的口感。
在挑选天南星时,品质上乘者通常个体较大,粉性充足,色泽洁白。为了确保其品质和药效,应将其储藏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并注意防霉防蛀。
天南星的炮制过程也颇具讲究。生天南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使用,包括除去杂质、洗净和干燥等步骤。而制天南星(姜南星)则更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换水、加矾和煮制等多道工序,才能达到无麻辣感、药性温和的效果。
此外,天南星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归经,包括肺、肝、脾等重要脏腑。其性味苦、辛,温,并带有一定的毒性,但在合理使用下,能够发挥显著的温肺、散肝、健脾等功效。无论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痰饮咳嗽,还是用于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气血流通,天南星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主治中风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跌打损伤、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喉痹,瘰疬,痈肿,或虫蚁咬伤等病症。
生用时,天南星可外治痈肿与蛇虫咬伤。它不仅能祛风痰,还能解痉痫,常用于治疗中风眩晕、口眼歪斜、抽搐惊痫等症状,常与半夏、天麻等药材配伍使用。此外,天南星还可用于破伤风的治疗。
在古代医籍中,天南星被广泛记载为具有多种功效。如《本经》中提到其能治疗心痛、寒热、结气等症状,《别录》则记载其能除阴下湿、风眩。其他古籍如《药性论》、《本草拾遗》等也分别对其功效进行了详细阐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天南星并不适合所有人群。阴虚燥咳、热极、血虚动风者应禁用,孕妇也需谨慎使用。此外,生天南星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包括口腔粘膜糜烂、唇舌咽喉麻木肿胀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等。因此,在使用时务必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有效地利用其药用价值。
制天南星
制天南星的过程相对复杂。首先,需要选取净化的天南星,并按其大小分别进行水浸泡,每日更换水体2~3次。若浸泡过程中出现白沫,需在换水后加入白矾(每00kg天南星配以2kg白矾),继续浸泡一日。待天南星切开口尝时微有麻舌感,便可取出,并采用生姜、白矾各5kg进行炮制,以降低其毒性。
此外,还有胆南星的制法。首先,将制南星细粉与净胆汁(或胆膏粉及适量清水)拌匀,蒸煮60分钟至透,然后取出放凉,制成小块并干燥。另一种方法是,将生南星粉与净胆汁(或胆膏粉及适量清水)拌匀后,在温暖处发酵7~5天,再连续蒸或隔水炖9昼夜,期间每隔2小时搅拌一次,以除去腥臭气。待其呈黑色浸膏状且口尝无麻味时,便可取出晾干,再蒸软后趁热制成小块并干燥。每00公斤制南星细粉需用牛(或猪、羊)胆汁公斤(或胆膏粉40公斤)。
胆南星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适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等症状。
在古代医籍中,天南星被广泛记载为具有多种功效。然而,需注意其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如阴虚燥咳、热极、血虚动风者应禁用,孕妇也需谨慎使用。此外,生天南星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因此在使用时务必遵循医嘱,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利用其药用价值。
两味药,捣碎后研成细末。
先用童子小便清洗疮口,然后以此药末调酒后贴敷于患处。(《圣济总录》夺命散)
另外,还有多个方剂使用天南星治疗不同的病症。例如,用白芷、南星、白附子、天麻等药材研末调敷伤处,可治疗破伤风初起的症状。(《医宗金鉴》玉真散)
此外,天南星还可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大人诸风等病症。具体方法是将生半夏、生天南星等药材捣碎成细末,经过特定处理后,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每服适量,用薄荷汤或生姜汤送服。(《阎氏小儿方论》青州白丸子)
同时,天南星还能治疗诸风口噤、风痰头痛等病症。例如,将炮制过的天南星与生姜、苏叶等药材水煎后,加入雄猪胆汁温服,可治疗诸风口噤。(《仁斋直指方》)
此外,天南星还能与其他药材配合使用,治疗小儿走马疳、喉闭等病症。具体方法是将天南星与雄黄等药材研成细末,或以生姜自然汁调药后灌在喉中,治疗喉闭。(《中藏经》)
最后,天南星还能制成膏药,治疗头面及皮肤生窟等病症。将生天南星研成细末后滴醋调成膏状,贴敷在患处,可有效缓解症状。(《圣济总录》天南星膏)
需注意,虽然天南星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在使用时务必遵循医嘱,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利用其药用价值。⑾对于痰湿引发的臂痛,尤其是右侧疼痛,可以采用天南星与苍术各等分的配方,加入三片生姜,用水煎煮后服用。(《摘元方》)⑿若要治疗面部及身体的疣子,可以用醋将天南星研成细末后涂抹在患处。(《简易方论》)
:
《本草衍义补遗》指出,为了增强天南星的下行效果,可以搭配黄柏一同煎煮。《纲目》中详细描述了天南星的药性,它味辛而麻,能治风散血;气温而燥,能胜湿除涎;其紧而毒的特性使其能攻积拔肿,治疗口噤舌糜。《本草经疏》区分了半夏与天南星的药效,指出半夏主要治疗湿痰,而天南星则擅长治疗风痰。《本草汇言》进一步阐释了天南星的药性,它辛燥而烈,与半夏相似但毒性更强。对于风痰、湿痰以及急闭涎痰等症状,天南星有显著的疗效。《本经逢原》则详细对比了天南星(即《本经》中的虎掌)与其他药材的功效,强调了其在开涤风痰方面的专长。《本经》中记载,天南星能治疗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等多种病症,同时还能利水道。《别录》则提到天南星能除阴下湿和风眩。《药性论》认为天南星能治疗风眩目转、疝癕肠痛、伤寒时疾等病症,并具有强阴的效果。《本草拾遗》指出天南星可以治疗金疮伤折瘀血,将其研成细末后敷在伤处即可。《日华子本草》中提到天南星可以治疗窨蛇、虫咬、疥癣恶疮等病症。《开宝本草》进一步阐述了天南星在中风、除痰、麻痹等方面的疗效。《医学启源》认为天南星能去上焦痰及头眩晕。李杲则指出天南星主破伤风,口噤身强等症状。王好古则认为天南星能补肝风虚,治疗痰的功效与半夏相当。《纲目》中记载,天南星能治疗惊痫、口眼喎斜、喉痹、口舌疮糜、结核以及解颅等病症。今天的中药材介绍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感谢您的阅读!
温馨提示:本文所提供的药方或验方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疗诊断依据。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请务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也提醒大家注意用药安全,切勿盲目试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