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带你参观,陽龢药房上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在线咨询专家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23/4613567.html

甘草·手工蜜炙

甘草,调和诸药,能解百*

甘草,虽则常见,其功甚伟。陶弘景曰:“此草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也。”

陽龢医馆选用的野生甘草个大味浓,生长期长。蜜炙甘草,也是医馆亲自炮制,确保新鲜。

陽龢医馆所用野生甘草,用量最大的一味中药,必须确保品质

红参·六年生

红参无硫无糖,六年生

通常,这种规格的红参片,都是作为饮片或包装成高档礼品。然而,现在的人参和红参普遍都是种植的,药效本身不足,若非达到一定的生长年限,会影响整副药的效果。

许多人会有一个误区,认为保健品价格昂贵理所当然,中草药就是地里长的,不值钱。乐意掏钱买保健品,却暗自心疼看中医的药费。孰不知,一副汤药里多则二三十味药,要用好的药材,取得好的疗效,价格自然不菲。然而,保健品可能有心理安慰作用,但汤药才能真正解决身体的问题。

常见用于汤药的红参,生长期短,药效较差

白芷·不白才对

长得白的白芷,没有药效

说起白芷,很多爱美的女士都知道,可以美白。在万能的某宝上,售卖各种七子白面膜,三白粉面膜的商家不计其数。

然而,这些白芷,大部分都没有药效。大部分人所认识到的白芷,俗称香白芷,质地粉,颜色白。它们普遍经过硫磺熏蒸保鲜,不长虫,不发霉,嚼起来一股酸苦味儿。

用硫磺熏蒸白芷保鲜,这是默认的行规。这是因为,白芷采收的季节为秋季,不易晾干,采用硫磺熏蒸可以保鲜,防虫防霉。硫磺性热,白芷性甘辛,味辛凉。

硫磺熏蒸之后的白芷性质化为苦热,易造成血燥。白芷,“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然而,这种香白芷不仅不可治疗头疼,反倒会加剧。

真正具备药效(包括美白效果)的白芷色泽棕*,气味甘、辛、香,油性强。陽龢医馆找到一批刚收下的白芷,未经任何处理,只有六成干。虽然后期需要继续晾晒,以便保存,但已属幸运。

来一张对比图,左边的白芷才有药效

花草茶·入药

花草类药材,只用最高品级

菊花、玫瑰、金银花……这些花草类药材,亦可当作日常的茶饮。我们寻遍整个药材市场,找到最高品级的花草类药材。

菊花,是常用的一款清上热的草药。平日里头晕目眩,热气上攻,症状较轻者,可饮用菊花茶缓解。菊花品种繁多,可以入药的品种却寥寥可数,盖因菊花禀性寒凉之故。

赵大夫在饮用多个产地、品种的菊花之后,找到这款贡菊。冲泡出的茶汤香气暖郁,味道甘润。甘辛气清,善于升散,祛除头部浮热。用以入药,性质平和,无苦寒峻烈之患,适于大部分人长期饮用。

玫瑰花蕾

疏肝解郁

失去药效的

金银花?

色艳质佳的

金银花?

失去药效的

银杏叶?

杀青烘培的

银杏茶?

蒲公英·难觅

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却无处可觅……

“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阳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太伤胃气。盖胃中之火盛,由于胃中士衰也,泻火而土愈衰矣。故用自虎汤以泻胃火,乃一时之极宜,而不可恃之为经久也。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

——《本草新编》

蒲公英,野地里随处可见,人人皆知。古时,就有中医评价,蒲公英入药,虽为至贱,实为良药。可惜的是,蒲公英虽为良药,寻遍几个药材市场,都没找到品质足以入药的。

药材市场的蒲公英,基本不能入药。我们了解到,药农种植蒲公英,一个夏季收割七八茬,化肥喂养,农药除虫,马路晾晒,堆放阴干,发霉腐烂,无人看管。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蒲公英价格太贱,药农即便种得好也卖不起价;二是因为大部分使用蒲医院对于蒲公英的疗效不明确,不将她当作君药使用,自然对货源质量不会严格。殊不知,中医用药,宁缺毋滥。若是某味药材质量无法确保,最后患者喝下去,且不说疗效,反倒会对身体有害。

陽龢医馆采摘的野生蒲公英,晾干后色泽鲜翠,药效保存

其实,药材市场上蒲公英所反映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这是很多以花、叶、草等形态入药的药用植物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我们尚无法以一己之力改变药材市场的痼疾。我能做的是从源头上把关,确保每一味药品质有保障,具备疗效。

正因为如此,陽龢医馆也会在春夏之季,草木繁盛之时,自行去采摘一些具备疗效且无法替代的草药。

乌骨草——陽龢医馆今夏在北京西北地区野地、荒山采摘

羌蚕·野生稀有

偶得一味好药——羌蚕

偶得一味好药,乃医家一大乐事。这意味着,在调理某些疾病时见效更快。

羌活以根入药,羌蚕只占到其根部的三分之一左右,形似蚕。药性最佳,因而得名。

这款野生羌蚕,多年生,生长周期长,横切面紧致,呈菊花心状,油性大,药劲足。放一根在室内,满屋都是它霸气、浓烈的特殊香气。

野生羌蚕,含油量大,祛风寒而不燥,即便阴虚燥热体质使用,也不会伤阴。相比之下,种植羌活油性不足,燥性有余,药劲不够,效果要差得多。

据药商介绍,野生羌蚕因价格较高,大量出口日韩,在国内中医诊所未见使用。

旱半夏·野生

旱半夏,无可替代

旱半夏为野生资源,产量低,价格高。水半夏可大量种植。两者价格相差好几倍。用价格低廉的水半夏充作旱半夏,较为常见。但这样一来,就起不到祛痰降逆的显效。

另,根据《药典》的规定,半夏必须用石灰腐蚀炮制后才能入药,这样就失去了辛味儿,药效几乎不存,对于治疗很多上逆之症无效。陽龢医馆所采用的的为野生旱半夏,品质上乘,药效确保。

天麻·无硫无矾

买到好天麻,不容易

由于天麻属于贵重药材,目前,市场上对天麻最普遍的处理是用高浓度的白矾水浸泡,然后干燥,使其增重,在熏蒸过程中添加硫磺,令其易于保存。白矾与硫磺,都是万万不能入药的。

为了买到无硫无矾的野生天麻,我们交过不少学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曾有幸找到一个贵州的药农,从其手上购得野生天麻,药效较种植天麻倍增。用完后,继续从该药农手上采购,然而后一次,却给我们寄来十多斤发酸的天麻,尽管也是野生的。询问之下,才知道这次是药农的儿子处理晾干的,因贵州阴雨天连绵,为了使其不发霉,便加了硫磺熏制。我们想退回对方却不接受。这批天麻我们只能弃而不用。

天麻的野生资源难得,即便是种植天麻,无硫无矾的,我们找遍了整个药材市场,也才找到几家符合要求的。

天麻,因其可治疗头风头疼,补五劳七伤之效,为大众所知晓。在某宝上售卖号称野生天麻的商家,不在少数。尽管如此,对于这类名贵药材,赵大夫每个批次必定要亲见亲尝,才能放心使用。

文三七·道地药材

30头文三七,道地药材

药材的生长周期对其药效影响很大。尤其是,目前野生资源稀少,人工种植的药材要想有好的药效,生长周期就得长。

三七和人参一样,按个头论价格。个头大的生长期长,药效强,个头小的生长期短,药效弱。

三七根据个头被分成三六九等,陽龢医馆所采用的30头文三七,属于精品药材,价格较为昂贵。

这是药材市场的“统货”三七,头,销售量最大,医院

牡蛎·真化石

牡蛎,真不是吃剩的牡蛎壳……

牡蛎这味药,已经沦为吃完牡蛎剩下的牡蛎壳啦,连药典上都是这么规定的。盖因牡蛎化石实为难寻之故。

牡蛎化石经过数万年沉淀,有机质被矿物质所置换,性质发生转变,具有极强的敛藏功效,收敛肝气,镇定潜阳,普通的牡蛎壳则不具备这一性质。

牡蛎化石也是濒临灭绝的药,在药材市场上找到一家有货的,50公斤牡蛎化石,挑挑拣拣,扔掉颜色发黑的,留下色白质佳的部分,最后只剩下一半了。

挑出的,不能入药部分的,牡蛎化石

龙骨·真化石

龙骨,正在消亡的中药资源

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具有收敛作用,可镇定安神,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惊痫癫狂等症。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龙骨都是用猪骨、牛骨等煅烧制作而成,或是用石灰加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打碎后充当龙骨卖。

我们在整个市场上就找到一家有品质较好的真龙骨存货的药商,该药商说,因为价格昂贵,这批货放了几年都没有卖出去。赵大夫看到这批货,二话不说,悉数收入。拿回医馆后整理,又挑出近三分之一混在一起的石头碎渣(开采时石头和化石混在一起了),才得到不过几十斤可以入药的龙骨。

因其无法再生,龙骨资源只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买到。未来的中医,会不会只能从中医典籍的描述中想象龙骨的功效呢?

陽龢医馆,愿您平安喜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