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治疗的抑郁症、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的患者非常多,其中有初中生、高中生、还有大学生、研究生,人群分布比较广泛,多数人经过系统治疗后,症状还是有了明显的改善,只有少部分家长将信将疑,不能坚持下来。
统计下来,其大概原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运动:我们小时候没什么玩的,一天到晚基本上都是在跑、玩,各种活动运动,所以虽然营养差一些,但是身体素质还是挺好。
现在的小朋友运动比较少,养尊处优,个个都是掌上明珠,网上还有说高中生、大学生身体很“脆”,甚至有人在学校跑米的比赛中把“肺跑炸了”晕倒。
身体太差了,气血循环不好,气血不到的地方就是阴霾,身体阴气越重,阳气就越衰弱。《黄帝内经》讲:“阳气者,若天与日…”,中医讲“心藏神、肾藏志”。
如果身体没有阳气,心里面就会神智不宁,人就不会有远大的志向。
2、虚拟世界、网络、游戏对心智的影响:见到的大多数患者沉迷于游戏、短视频,网络世界。因为青少年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对世界的理解还没那么深刻。
见到虚拟世界后,很容易沉迷其中,脑中的世界就是网络中的世界,所以经常会与现实发生混淆。
所以在这方面,家长要引导青少年少接触网络,等大脑发育完全,自己有分辨能力,才能在网络世界中遨游,享受网络的快乐。
3、生冷寒凉:现代人的饮食习惯,特别是青少年已经接触到很多生冷的东西,冰淇淋、奶茶、可乐,都是冰凉的东西,摄入过多之后,胃肠先是虚寒,然后营养物质,不能转化成能量,造就两大类人群,一种是肥胖过度,动则气喘吁吁,一种是体瘦如柴,怎么吃都不长肉。
还有一些穿衣习惯,经常露肚脐、露脚踝、露腰。露肚脐影响的是太阴,容易脾胃虚寒、痛经。露腰影响的是少阴,命门火出不来。露脚踝,寒凉影响的是三阴交,这个地方是太阴、少阴、厥阴交汇的地方,三阴都容易受邪。
以上只是常见的一些原因。
关键是很多家长不明道理,医院去治疗,进行所谓的心理咨询,填很多看起来很科学的量表,最后得出来一些结论就是: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等等等……
这些是诊断怎么科学,我们就不说了,关键是治疗方式。笔者可以说,这些治疗方法没有一个是能彻底治愈这类疾病的。
那些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西药
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强制的用药,把这个人的世界拉黑…”。
细心的家长看这些西药的说明书就知道了,一个说明书长达七八页甚至十几页,里面讲满了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和反应。
刚开始吃一两种药,效果很明显,人就变乖了,后面逐渐的压不住,又加药加量,加到三四种甚至五六种,越吃越多,人变得越来越呆,越来越傻。
那么,中医有没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呢?
朱茯神法
茯苓在《尚书-洪范》中又叫做“茯苓”。茯苓的中间有松树的根穿过去,那么它就有了神,我们就把它叫做“茯神”。
在茯神的外面裹上一层朱砂衣,就叫做“朱茯神”。这个朱砂在道门来说,可是有杀邪灵作用的。
注意看这个“茯”字,分为“草”和“伏”,就是用草来降服神灵。所以茯苓在《伤寒论》中非常广泛的应用于镇静安神,比如茯苓四逆汤、酸枣仁汤,都是例子。
心主的问题,用朱茯神解决了。
接下来就要用砂仁、法半夏、石菖蒲来调节相傅之官,就是肺。
这个肺是宰相,负责把君王的命令颁布实行下去。
接下来还要调节身体各个部门的反应,还要用药疏肝理气,使君王的命令能够顺利的实行,比如青皮、柴胡、郁金、牡丹皮都要用。
最后就是把挡路的这些痰湿、气滞、血瘀都给排走。比如血府逐瘀汤,柴胡疏肝散。
有一个经典的方子,是白矾和郁金组成,白矾就有很强的祛痰湿作用。扶阳医学就用法半夏、制南星来解决。
在应用上面的药,把身体的痰湿瘀堵解决之后,患者的症状就会逐渐的缓解。
缓解之后就要用填精之法,把身体的阳气慢慢的补上来。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何必去吃什么西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