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日泰州讯日前,兴化市杨家当典修缮工程开工,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正在铲除建筑物内、外墙残留的粉刷层、清洗墙面。
现状:杨家当典建筑物破旧不堪,已成为一处危房
杨家当典坐落在“金东门”核心地段玉带路西侧,是明清时期苏中地区最大的当典店铺之一。整个建筑物为一、两层的双坡顶建筑物,主入口朝东。自明朝中期至全国解放,杨家后人一直从事当典生意。年,杨家当典被兴化市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保单位。
“自从小记事起,就看到杨家当典由市港务处搬运一站长期租赁办公。在使用过程中,该单位在内侧增加了一些辅助用房,也陆续进行过几次小规模维修,但整个建筑物因建筑时间长,出现了屋顶渗漏、墙体受潮;瓦片破损、木柱虫蛀;柱基沉降、构架倾斜等‘症状’,存在着事故隐患,已成为一座危房。同时,也影响新时期城市形象,需要修缮一下了。”杨家当典附近居民周先生说道。
措施: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实施修缮工程
在修缮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修缮程序依次拆卸房屋的瓦、网砖、椽、桁等设施,分类码放、备用;桁条拆卸前按其所处位置编号,并在图纸上纪录、对号入座;剔除腐朽、受虫蚁侵害和挠度过大的构件。对根部糟朽长度不超过柱高三分之一的木柱采用墩接法接长、加固;对木柱背面腐朽深度不超过三分之一的采用镶补法修补;对不承重仅起连接作用的断裂梁榫,补榫和用铁件加固;对挠度过大的五架梁、四架梁增加随梁枋;对修补鼓肚、裂缝和表面严重腐蚀的墙面,补砌的墙体采用青灰浆,水平灰缝与老墙一致,上下垂直缝错开,灰浆颜色应接近;对失落的雕件按现存雕件的外形尺寸、花饰、雕刻样本复制;对原木桁条整修后按编号安装,更换的木桁条安装在更换位置,并将嵌入墙体端防腐处理,确保榫卯位置正确、节点牢固可靠;对矩形飞椽全部更换,大小与原来一致,压入长度超过三分之二;对龙梢全部采用木构件制作,安装在厢房屋面与正房屋面交接处;对清水望砖从檐口处向屋脊方向铺设,桁条位置安装勒望条、紧贴椽面,再向上铺设;对屋脊从中间开始,弧面相对而筑并向两端延伸;对瓦铺设时先根据嵌入脊内脑瓦的行数、行距,再在檐口处画出相应标志,并安装花边、滴水瓦、花边脊;对仿古地面方砖铺在地垅墙上,缝口嵌入油灰;对现存的石阶带线整平,沉降和位移的阶沿应恢复原标高和位置,新补入的石阶接缝小于3毫米;对木装修中的长、短窗,上、中、下设绦环板,窗芯下部的两绦环之间设裙板,楣窗安装在长、短窗的顶部,不开启;对墙面分别涂刷混合砂浆、纸筋灰浆、白矾石灰水;对木结构、木装修和木材面均粉刷一遍柚油、三遍调和漆。
“今年,根据我市城建工作安排,我局负责实施杨家当典修缮工程。修缮整治的建筑物占地面积约.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平方米。在修缮前,我局专门委托具有文物保护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杨家当典修缮方案,并报请市文物主管部门批复。此次修缮工程,将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护杨家当典原有的平面布局、造型和艺术风格。”据兴化市住建局杨家当典修缮工程负责人夏义忠介绍。
成果:整个修缮整治工程预计今年12月底竣工
在施工中,施工单位先铲除建筑物内、外墙残留的粉刷层、清洗墙面;拆除腐朽的木构架、木桁条、挑檐、飞椽、出檐椽、门窗、水泥地面、不属于原建筑物的披屋及构筑物。将采用传统的工艺手法,按原形填补墙体;铺设清水网砖、SBS卷材防水层;恢复天井、双坡硬山式小青瓦屋面、脊端部的砖细脊头、清水网砖、架空式方砖、花格门窗、板墙、滴水檐口;墩接根部腐朽的柱、梁、枋;加固木构架节点。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新建排水、供电、消防等设施,预计今年12月底竣工。
“杨家当典修缮工程是我市近年来实施的一项较大规模文物保护工作,使市级文物更加安全。整个修缮工程不仅延续建筑物的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彰显兴化老城区特色的文化风貌,也为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兴化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中坦言。(陶勇梅立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