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染色技艺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技艺一直没有断过。但对染色技艺的详细记载的书籍却是少之又少,古籍专著几乎没有,较为详实的记载仅限于《考工记》、《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几本书里,而且也是散落其中。近代染匠吴慎因写过一本仅有二万字的《染经》,但也不是很系统。以上资料里都没有把配方量化,是很大一块短板。直到发现《布经》。
《布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简单说一下。
这是一本手抄本,只有一个孤本,现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没有印刷,也没有传抄本。也就是说没有公开出版过。
从获得的完整内容来分析,这不是一本教材,也不是一本研究染织的专著。更像是一个染坊的内部操作手册。往更细的部分说,是一个如何检验布匹质量的内部标准手册。
书中记录的染料有:南倍、川倍(五倍子)、苏木、槐米、黄柏、靛蓝、芦米、姜黄、橡斗、斛皮、芦花、墨、银朱、川红花、京胶、冬芦泥、梅皮十七种;媒染剂有:白矾、广灰、青矾、稻柴灰、生炭灰、乌梅、麻油七种。
笔者是一个染匠和传统色彩从业者,故写作《布经色彩考》主要取有详细记录的六十八种颜色和染色方法以及没有详细配方但记录有颜色名的二十个颜色来研究。其他是属于练漂和印花的未做研究。合计色彩有八十八种。
该手抄本虽然有配方,但并没有操作流程。故笔者以自己几十年染色经验来做染色实操的研究基础。
中国传统色彩的研究是一个大文章,《布经》色彩也不见有人去研究。笔者不揣浅陋,将《布经》中的八十八个色彩逐一考证,并根据自己数十年的经验写下《布经色彩考》。
#人文#从前年开始阅读,到去年元月开始第一篇文章的写作,到一个月前完成初稿,再努力了一个月,终于完成第二稿。文字十四万字,图片千余张。给自己辛丑年的工作写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染匠黄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