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25年,即公元年,由于古运河仍不能减小河水流速,开挖了三湾。俗话说:三湾抵一坝。减小的河水流速,使得行船安全畅通。年京杭大运河扬州段重新开挖,从邵伯湖直通长江,取代了古运河,三湾古运河逐渐荒芜了,失去了往日百舸争流千帆竞过的繁忙景象,而三湾仍在。如今,政府为建设生态扬州,修建三湾公园。沿古运河两岸有剪影桥、凌波桥、九龙桥、金凤桥等景点。
九龙桥位于三湾公园东北侧,原为一座木桥,跨古运河。相传明洪武年间,当时三湾尚未开挖,朱元璋来长江北岸视察扬州,巡游至桥头时,众人踏上木桥,头顶上方天空突然云雾缭绕,金光闪闪,抬头仰望天空,八条巨龙盘旋在上空游动,眨眼之间,云雾消失,八龙升天。此时,朱元璋身旁的大臣刘伯温说道:皇帝陛下,圣人乃真龙天子,可否给圣上脚下的这座无名木桥取名为九龙桥。朱元璋欣然同意。数百年来,九龙桥的名字代代相传。九龙桥周围的村庄也称九龙村。金凤桥,原为古运河支流马泊河上的一座重要桥梁,相传当时是一座木桥,由于河水流速较急,加之年久失修,最终木桥垮坍,两岸通行受阻,于民国24年(即年)由谢庄人谢永惠等人四处募捐,募得大洋近三百元,在原址南侧80米处重修砖拱桥,传说在拆除旧木桥时飞走了一对凤凰,故砖拱桥取名金凤桥,用白矾石刻了“金凤桥”桥名,立了一块《重修金凤桥记》,如今金凤桥及桥名桥碑均在。随着马泊河逐年淤塞,渐渐地桥梁荒废了。年在谢庄组北开挖一条东西走向用于排涝灌溉的跃进河,现政府在三湾公园东侧修建大学南路,在跃进河上修桥梁一座,该桥与三湾公园凌波桥、剪影桥、九龙桥遥相呼应。该桥桥名仍用金凤桥,使金凤桥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凌波桥位于三湾公园南侧,横跨古运河,是一座现代钢结构桥。整座桥设计灵感来自于扬州的水,扬州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大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扬州也是全国唯一一座与运河同龄的城市。通过桥的形态设计;水流波纹产生互动,让人感受到扬州“水域共生”的文化底蕴。
剪影桥位于三湾公园北侧,横跨古运河,它汲取了扬州剪纸艺术,采用性格豪放的现代材质工艺,将剪纸艺术透空表现出来,远远看去,就像剪纸拉花的造型,通过“力”与“柔”“雄”与“秀”的对比,彰显扬州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