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矾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宋仁宗下旨修建涟水妙通塔是为回报谁的恩情
TUhjnbcbe - 2025/2/9 16:46:00
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能仁寺大殿

妙通塔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

宋仁宗赵桢是一个知恩图报的皇帝。他在即位后的天圣元年(公元年),即下旨修建妙通塔、修缮能仁寺。目的是报答涟水僧人娄守坚的治病之恩。

娄守坚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年),圆寂于宋真宗乾兴元年(年)。其家住在丁湖岸边,约当今红窑乡卧佛矶附近,父母为渔民,以湖为生。守坚生得圆颅广额,平顶大目,且生性皮顽,嘻笑无节,故幼时即被乡人称为“弥勒佛”。十多岁时,被父母送入县城承天寺剃度为僧,在厨房打杂。夏天围烘炉火,冬天沭浴冰雪,人皆以为颠僧,因常席地而卧,亦称其为卧佛。

涟水民间关于卧佛与真宗的缘分,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话说宋真宗赵恒,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他甚是着急,到处求神拜佛,祈求上天赐子。他的诚心感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

一天,玉皇大帝在天庭召开群仙会议,问哪位神仙愿意下凡为真宗子,当时群仙都不作声,只有赤脚大仙在旁微微一笑。

玉帝忙问:“大仙可是有意前往?”

大仙说:“不,不,我只是笑那皇帝可怜。”

玉帝说:“宋室江山气数未尽,大仙可往。”

大仙忙摆手说:“不成不成,宋室虽然气数未尽,但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我的皇帝也坐不安稳。”

玉帝说:“大仙这次尽管放心,会有人保你,让你坐稳江山的。”

赤脚大仙下凡后,就是宋仁宗赵祯。当时皇太子赵祯降生后不知何人保他,于是日夜啼哭不休。

从今天的医学角度看,太子所患为夜啼症。夜啼成因比较复杂,有缺钙说、消化不良说、疝气说、受惊说、遗传说,还有神经发育不良说,等等,总之是不易治疗,持续时间少则数日,多则一两个月。笔者上初中的80年代,还会看到路旁的大柳树上,张贴有黄纸黑字的治夜啼文: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啼郎。

走路的哥哥念七遍,

一觉睡到大天光。

由于京城里的御医们对夜啼束手无策,皇上便张榜全国,求异能之士为太子治病。

承天寺内的卧佛娄守坚,闻知揭榜,赶到京城,进了皇宫,抱过太子,举手对其屁股便打,且口中念念有词:"莫叫莫叫,只怪一笑;莫哭莫哭,文曲武曲。”意思是说,你叫什么叫,只怪你当初一笑。你不要再哭了,而且有文曲星、武曲星下凡保你,你可以坐稳江山了。

传说文曲星是包拯、武曲星是狄青。宋代王明清《挥尘后录》卷一载:“仁宗母李后,曾梦一羽衣之士,跣足从空而下,云:来为汝子。后召幸有娠而生仁宗。仁宗幼年,每穿履袜,即亟令脱去,常徒步禁掖,宫中皆呼为赤脚仙人,盖古之得道者李君也。”

约摸打到四十下时,真宗及皇后看不过,上前拦住,卧佛长叹一声:"在位四十年已矣!"意即仁宗挨打一巴掌在皇位一年,后果如卧佛所言。

仁宗即位时,卧佛早已仙逝。常听母后讲起这段神奇经历的宋仁宗,为表达对卧佛的纪念之情,即位之初,便御赐扁额,改承天寺为能仁寺,将其整修一新,设有大雄宝殿、卧佛寝殿,韦驮殿、藏经楼、观音阁等,气象雄阔,金碧辉煌。同时敕建妙通塔于能仁寺内,以供奉卧佛灵骨,故妙通塔又称能仁宝塔。该宝塔,七级八面,巍巍32米,耸立寺中,直指蓝天。

据涟城镇的老人回忆:年毁于战火之前的妙通塔,共7层,高十余丈,全部为砖石砌成,不见一根木头。最下一层,朝北有门,入塔可拾青石级至第四层。底四层外壁与塔心约有1米宽的距离,塔心呈方柱形,每层间都用砖石砌成如楼板一样的间隔,且每层均留有不同方向的门。

第四层向上呈外实中空状,内无石阶。要登上第五层,须在第四层放梯通第五层洞口方可。自第五层至塔顶,须从塔外不足二尺宽的螺旋小径,扶塔摩胸而上,第六层有门可入塔内。

塔顶为一二米左右直径的圆平面,中间放置与家用八仙桌一般大小与高矮、表面厚约20厘米的平滑白矾石,上有一花鼓式样、高度约60厘米左右的风母铜顶,清代《安东县志》记载:"间放光明,照耀数十里"即为此物,后为侵占涟城日军所掠。

塔顶东南角有一2尺长的瓦刀柄,虽可晃动,但取之不得。据业内人士分析,"瓦刀柄"其实是宝塔的避雷之物。

“中柱涟城半壁天,晓昏青锁万家烟。”"塔高高处却无天,塔上登临羽化仙。织女机声当槛外,月娥桂影荫窗前。”

至今,我们仍能从古人的诗句中领略妙通塔的神美,自古以来,妙通塔不仅是苏北这块古老大地的胜景之一,也是涟水的骄傲和象征。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仁宗下旨修建涟水妙通塔是为回报谁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