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农本草经》中,涅石,亦被称为矾石,是一种备受瞩目的药材。这种矿石在古代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一直为医学界所推崇。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矾石(涅石)的神奇疗效与在古代医学中的应用。
矾石,味酸而性寒,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寒热交杂、泄利白沃、阴蚀恶疮、目痛等症状。此外,它还能强健筋骨和牙齿,通过炼饵服用,甚至能达到轻身不老、增年寿的效果。据吴普记载,矾石,亦被称为羽泽,其性味在神农和歧伯看来是酸的,而扁鹊则认为它是咸的。不过,雷公认为矾石是酸而无毒的。值得注意的是,岐伯提醒久服可能伤人骨。
矾石主要产于我国四川、陕甘以及南省诸山,其中色白净者被称为明矾。其性味为酸、寒且无毒。在医学上,矾石被视为收湿解毒止血的重要药物,它能除湿化痰、追涎坠浊,有助于明目坚齿、除风杀虫。此外,它还能蚀恶肉、生好肉,并治疗蛇虫咬伤。
同时,矾石还有多种功效,如除固热在骨髓、去鼻中息肉等。然而,使用时需注意选择色暗者不入药,以白而明者为佳。另外,经过火炙后的矾石称为枯矾,研细后可用作敷扑良药,用于渗小儿脐眼、防腐收湿等。
总的来说,矾石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的矿石,其独特的疗效在古代医学中备受推崇。
枯矾与麝香搭配使用,效果更佳。麝香能深入细微之处,与枯矾结合,能有效清除脑鼻之间的风寒和瘀伤。
内服时,普通用量为数分至一钱;外用则无固定用量,根据需要灵活掌握。
虽然枯矾常服无忌,但也不宜过量。
枯矾的炮制方法是取净生白矾,放入铁锅中煅烧,直至其全部泡松,呈现白色蜂巢状。冷却后研成粉末即可。经过这样处理的枯矾,酸味减弱,涩味增强,既收湿又止血。
此外,还有胆矾。它生于铜中,带有酸木之味,这正是铜中金的收敛之性的体现。金的属性平和,能调和木气,达到平衡状态。
倪海厦注解:矾石,这种矿石的颜色不同,名称也会有所差异。例如,色白的矾石被称为明矾,象征着其明亮纯净的特性。它原本就是这种样子,从山间挖掘出来便如此。矾石本身带有酸味,这是其独特的性质。然而,对于筋有抽搐症状的人,应避免食用此类寒性的药物。同时,体质偏寒的人也不宜食用。需注意的是,虽然矾石本身无毒,但食用时仍需适量。
矾石在中医里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它具有收湿、解毒和止血的功效。此外,它还能助人化痰,清除体内的浓痰和浊物。然而,使用矾石时需谨慎,不可直接将其用于去除鼻中的息肉或生含治疗喉病。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经过炮制后的枯矾。通过铁锅的煅烧,白净的明矾会逐渐变为枯矾,其酸味减弱,涩味增强,更利于发挥其药效。在运用枯矾时,我通常采用一种独特的方法。我会将枯矾与麝香混合,制成麝香矾石散,其比例为五十比一。其中,麝香的用量为一,而其他五十则为枯矾。这种搭配使得枯矾的药效得以充分发挥。枯矾本身便具有去息肉、除痰的功效,而麝香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麝香的无孔不入特性,使得它与枯矾相结合后,能深入鼻孔、鼻窦等难以触及的地方,将浓浊的痰水一一清除。因此,当我们将这种麝香矾石散喷入鼻孔时,患者会立即开始打喷嚏,痰水随之排出。不仅如此,这种药物对于喉咙、口腔等吞食困难的问题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