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物质的分散系
备课时间:-9-13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
2.知道丁达尔效应。
3.知道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4.会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5.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二、问题探究:
什么是分散系?溶液、浊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提示: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属于分散系,类比一下,分散系是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如NaCl溶液中,溶质也称为分散质为NaCl,溶剂也称为分散剂为H2O。
溶液、浊液和胶体均属于分散质,区别它们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9m(1nm)的分散系称为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m(nm)的分散系称为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m~10-7m(1~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从肉眼能否从外观上区分溶液和胶体?这两者用什么方法鉴别?(实验)
提示: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在纳米级,所以用肉眼无法从外观上进行区分。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用一束光分别照射溶液和胶体,胶体中可看见有一束光亮的通路,而溶液中没有。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实验视频
向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水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观察到什么现象?
提示:水中的悬浮物发生沉降。因为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结论: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胶体的净水(吸附性)视频
如何制备胶体,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向氨水或稀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能否制得Fe(OH)3胶体?
提示:①制备方法: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并加热煮沸得红褐色液体后,停止加热可得Fe(OH)3胶体。
②制备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③觉见错误:若在氨水或稀NaOH等碱性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会生成Fe(OH)3沉淀,得不到胶体。
④请观看实验视频。
胶体的制备实验视频
常见的胶体有哪些?
提示:常见胶体有:Fe(OH)3胶体、Al(OH)3胶体、烟、云、雾、牛奶、豆浆、有尘埃的空气等。
什么样的物质可以电离?电离需要在“通电”的条件下进行吗?
提示:由阴、阳离子组成的盐或金属氧化物等。电离是自发的,不需用外界“通电”。
试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
(2)Na2CO3
(3)Fe2(SO4)3
(4)NaHCO3
(5)NaHSO4
(6)(NH4)2SO4
(7)Ba(OH)2
(8)Na3PO4
提示:分别拆成相应的离子符号,并写出离子的具体数目。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如何区分?请举例。
提示:两者均必须是化合物。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电离出离子,故而可以导电。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存在离子,故不可以导电。
电解质有:酸、碱、盐以及金属氧化物。
非电解质:蔗糖、酒精、葡萄糖、淀粉、油脂等有机分子,还有CO2、CH4、NH3等分子。
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
提示:错。铜、氯化钠溶液均可以导电,但它们不属于化合物,故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电解质一定导电吗?
提示:错。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要将其溶于水才或熔融状态下才可以导电,但氯化钠属于电解质。
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
提示:错。像CO2、SO2、NH3等物质溶于水后,生成H2CO3、H2SO3和NH3·H2O,它们均可以电离出离子,故可以导电,但由于不是它们本身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故CO2、SO2、NH3不属于电解质,而H2CO3、H2SO3和NH3·H2O可以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故这三者属于电解质。
结论:判断是否为电解质,一定要看其自身是否可以电离出离子。
三、典型例题:
考点一:胶体
例1:(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nm(1nm=10-9m)的纳米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变式训练1:(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右图是聚光电筒照射“淀粉溶于水后形成的分散系”的照片。下列关于该分散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分散系可能是胶体
B.该分散系是电解质溶液
C.该分散系具有较强的导电性
D.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9m
变式训练2:(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0-9m~10-7m之间
B.光束通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变式训练3:(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的是
A.白酒
B.稀豆浆
C.食盐水
D.白糖水
变式训练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B.(年苏州市高一期末统考)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
C.(年苏州市高一期末统考)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
D.(年苏州市高一期末统考)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用激光笔照射来区别FeCl3饱和溶液和Fe(OH)3胶体
变式训练5:(年苏州市高一期末统考)明矾能净水的原因是由于其溶于水后生成了(写出化学式及聚集状态)。
变式训练6:(年苏州市高一期末统考)明矾净水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考点二: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例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
B.(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H2SO4=H2++SO42-
C.(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
Ba(OH)2=Ba2++2(OH)-
D.(年苏州市高一期末统考)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H2O
变式训练7:(年苏州市高一期末统考)日常生活中,食醋中含有约3~5%的醋酸,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变式训练8:(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考点三:电解质
例3:(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稀硫酸
变式训练9:(年苏州市高一期末统考)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稀盐酸
B.铜丝
C.氯化钠固体
D.蔗糖
变式训练10:(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硫酸、葡萄糖
B.食盐水、酒精
C.铜、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钾、硫酸钡
变式训练11:(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下列物质中,属于能导电的电解质的是
A.熔融的氯化钠
B.无水酒精
C.纯铝导线
D.氢氧化钠固体
变式训练12:(年昆山市高一期中统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氧气
B.酒精
C.稀盐酸
D.碳酸氢钠
变式训练13:(年苏州市高一期末统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
B.Al
C.NaNO3
D.蔗糖
(答案见下期)
第4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摩尔体积)答案
例1:D
变式训练1:B
例2:B
变式训练2:A
例3:A
变式训练3:C
变式训练4:BD
例4:AB
变式训练5:ADEFG
例5:②③①
变式训练6:
①2.6L
②1.25g/L
③1.1×g
④7.12cm3
⑤4.48
⑥64g/mol
⑦3.17g/L
⑧11.2b/a
例6:(注意解题格式)
孙康荣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