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矾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美食美刻唆溜上一碗准格尔本地粉条,美
TUhjnbcbe - 2021/3/18 18:00:00

离大年近了,忙忙乱乱地拾闹吃吃喝喝成了村里人腊月的头等大事。一过腊月二十三,村里各家各户的灶台前就热闹起来,精巴的人家甚至赶在二十三小年之前就把吃喝准备好了,就等着过大年一家人的团聚。

清早,村里的主妇们就忙乱开了,把秋天自家澄的山野粉早早地就拾掇在炕上准备上了。天气冷,山野粉得化一化,不然和面易结块,用两个大号搪瓷面盆,把山野粉堆得满满当当放在案板上醒着。

吃了早饭,洗了匙碗,安顿好棚圈里的牲口,叫上左邻右舍茶饭做的好的女人们一起来帮忙,等到人们一聚齐就各自熟练地忙碌开了。压粉条是个细致的技术活儿,这些驾轻就熟的女人们做起营生来麻溜顺手,烧火的、锅头添水的、挖粉子、和粉面的,做起吃吃喝喝的手法娴熟老练。

把烧开的水用瓢舀浇在一个小盆里的粉面上,加入明矾,飞快地搅拌成一个软面团后,转移到面案上面,和着生粉开始揉,眼看着白白的粉变成了一大团发青的面,在巧妇们的手里又变成一个个擀面杖粗细,尺把长的粉团剂子,接着就等着上饸饹压粉条了。

压粉条的饸饹床,最早是木头做的,咯咯吱吱,响得人浑身难受,但这种老式的饸饹床却成为村里人的标配,也成为村里人一代又一代的“传家宝”,而且吃莜面、压粉条都少不了它。现在很多人家换成不锈钢的饸饹床,四条腿和压面杆最粗,压面杆中间接着一个带红铜篦子的圆漏桶,别看这个家伙笨拙,但能压出宽窄方圆好多种不同的粉条,村里的很多人过年都靠这个“饸饹床”吃粉条呢。

粉团剂子成型,在滚烫的开水锅上面架好了饸饹床,力气大的站在炉灶前,双手握着饸饹床杆子向下均匀用力,一根根光滑的粉条从饸饹床底座的眼儿里慢悠悠“钻”了出来。分分钟,白色的粉芡蛋子,摇身一变就变成光溜溜的粉条了。

压粉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粉面和的软了一下锅不成形,煮成一锅浆糊就不好看了。粉面和的硬了,白矾大了吃起来口感不好还苦,而且趴在饸饹上撅死人也压不动,白矾小了粉条不筋道,一下锅粉条断。这些经验,可不是言传身教就能学会的,都是女人们经过长期的熟稔自行掌握的。没个三下俩下的女人一般不敢揽这个营生,要不,得让主家人“说道”一正月。

这边力气大的人压着饸饹,另一个人站在旁边捞粉过凉水,一坨子一坨子的粉条子就被端在凉房沥水去了。

现煮出来的粉条子爽滑劲道,调上自家胡麻油炝的扎蒙,咸盐醋蒜小葱花,唆溜上一碗,农村最地道的吃法才能吃出粉条最本真的味道。

过年期间,亲戚来了,给他们炒上、烩上、凉拌上,包包子、熬粉汤、涮锅子,好像哪也离不开这粉条。对于准格尔人来说,粉条看似平淡,虽算不得主食,但却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而且不管和什么搭配,粉条都不会改变它质朴的本性,在满桌精致的菜肴面前,总能勾起一缕乡愁,绵绵长长……

从种山野开始,人们就为一年的吃吃喝喝做足打算,澄好的山野粉经过晒、打、筛、压等工序,村里人小心的把山野粉面放起来留着过年过节压粉条。一人烧水、一人和粉面、一人压饸饹,粉条为平凡无奇的生活赋予了新的含义:“热气腾腾、长长久久、顺顺溜溜。”

锅灶一烧上火,盆碗叮咣,捏糕的捏糕压粉条的压粉条,年的味道就溢出来了。这种极具仪式感的“备年货”不仅“备”的是儿女团圆的一桌饭,更是来年的精气神和幸福感。村里过年的吃喝做的一点儿也不含糊,绝对的本地原材料,绿色纯手工。相比城里为了图省事买现成的吃喝来说,村里做个吃喝是相当讲究的,虽然累点但乐此不疲。

大美群,流光溢彩,精彩纷呈。

美家乡,弘扬正气,说古论今。

群员高,社会贤达,文化精英。

好作品,诗词文章,烙画摄影。

(周子瑜作)

--第期--

副总编:杨芳

编辑:贾春燕

声明:本文来源《准格尔旗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美准格尔!美在心里。

大美准格尔!接在地气。

大美准格尔!旺在人气。

长按识别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食美刻唆溜上一碗准格尔本地粉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