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了解到,假蜂蜜的成本约在5元左右,销售商看准消费者片面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误区,利用高价位低折扣营销手段,令其假冒产品销量大增。在全国范围内,“假蜂蜜的销量已是真蜂蜜的一倍以上,甜蜜的事业都快被他们搞垮了”。
结晶是蜂蜜的正常现象,但很多消费者对蜂蜜不了解,以为结晶的东西是糖分。据了解,造假厂家正是看中消费者消费误区,在产品中加入盐酸、明矾等化学原料,使蜂蜜看起来晶莹剔透、不结晶。
加入研碎的明矾
勾兑出的假蜂蜜能以假乱真制图:陈立中
路边销售的蜂蜜要仔细看
“我们从来不作假!”(设计台词)
早晚各饮用一次蜂蜜比较适宜
用白糖、红糖、明矾即可勾兑出“蜂蜜”。制作成本:克白糖一袋,价格5元;克红糖一袋,价格5.5元;50克明矾,价格1元。
制作步骤:
第一步,先往锅里放水,约克,点火加热。
第二步,再往锅里加入白糖,约克,用筷子轻轻搅拌,让白糖充分溶于水中。慢慢地,水开始沸腾,表面冒泡,溶液的颜色有点发*。
第三步,往锅里加入红糖,约5克,还是轻轻搅拌,将红糖溶入溶液中。
第四步,紧接着,在锅里加入5克明矾(事先将明矾研碎),同样轻轻搅拌。这时,记者看到,看上去主要沉淀在溶液底部的黏黏的糖,在明矾加进去后,顿时不再明显,整个溶液呈现胶状,融合在一起。将火关小,溶液上的冒泡减少,看上去已有蜂蜜的模样。经过微火继续加热3分钟,“蜂蜜”出炉了。制作出的“蜂蜜”约有克。
1.用这种方法做出的假蜂蜜,光从外形上很难区分,颜色只是因为加入酱油的多少而深浅不同。但是,真蜂蜜中含有一些杂质,需要加工处理,而假蜂蜜不需要另加处理。
2.气味:初一闻,假蜂蜜和真蜂蜜气味很相似,但是仔细区别的话,真蜂蜜的气味很自然,假蜂蜜的香味中混杂着一点点苦味。
3.质感:真假蜂蜜口感很相似,没有明显区别。两者都很甜,但是假蜂蜜甜中有让人不舒服的一种腻的感觉,真蜂蜜则是很自然的香味。
算账
一斤成本仅5元,还能更低
勾兑的“蜂蜜”只是使用其中一种勾兑手法,“蜂蜜”勾兑出来后,还可以加入蜂蜜香精,这样就更逼真了。
“勾兑‘蜂蜜’已经不算是秘密,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成本,你们制作了两种,每种大约克。在这克‘蜂蜜’中,白糖约耗去一块二毛五,红糖、明矾约花两毛钱,成本一共才一块五毛钱,制作一斤成本也才五块钱。比真蜂蜜成本少得多。”“其实,这种手法中,红糖还可以用酱油来代替,白糖还可以用糖稀来代替,这样还可以节省一些成本。”现在因为白糖、砂糖都涨价涨得厉害,多数制假者已弃用白糖而改用糖稀,不然利润空间也有限。
彦女士在蜂蜜行业从业20多年,她算了一笔账,一斤蜂蜜最低成本也要15元。“现在有的超市促销的蜂蜜每斤售价十几元钱,这多数不是真蜂蜜。”“超市卖蜂蜜,光进场费就占了售价的三成左右,再加一成的促销人工费,一成的包装及运输费,就是说十几元一斤的蜂蜜纯粹成本才5块钱。这是不可能的。蜂蜜的生产非常复杂,初级原料要经过风干,提高波美度,然后再加工,一斤最普通的蜂蜜最低成本也要十五六元,低于这个价格的最好别买。”
提醒
明矾摄入过量会影响钙吸收
对于有点常识的消费者来说,明矾并非一种陌生的添加剂,在我们炸油条,制作粉丝的时候都会添加,起到膨松和净白的作用。而且,在农贸市场和不少零售店都能很随意地购买到。
“明矾中的铝会在人体中蓄积,会影响钙物质吸收,达到一定数量则可能影响智力。”中级营养师宋青介绍,明矾在贵阳更多地被称呼为白矾,是明矾石的提炼品,可用作净水、食品改良剂和膨松剂。国家对明矾使用没有明确规定,只是要求按制作不同产品适量使用。
但明矾中含有的铝离子,则是一种很危险的物质。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钙、铁等物质的吸收,引起骨质疏松、铁贫血等疾病。而且铝离子很容易在人体大脑、肾、肝等器官中蓄积,如果在大脑中蓄积过量就会引起记忆减退、痴呆等问题。另据了解,我国对食品中铝含量有明确要求,每千克食品中铝含量不能超过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