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吮白矾味甘
TUhjnbcbe - 2021/8/17 1:37:00
皮肤病医院哪家好 http://m.39.net/pf/a_6172003.html
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较其子死宁肯自死,较其子病宁肯自病,较其子苦宁肯自苦,出于自心实愿易代,用尽加行除苦方便,总尽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乐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遣除,于此道理应专思惟。《菩提道次第广论》

任何一个父母都能深刻地理解这句话。但是没有做父母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会隔得很大的距离。

孩子有病宁可自己病,孩子要死了宁可自己代他。出于自心实愿易代,不是假的。用尽加行除苦方便。除他的苦,种种的方便方法,总尽自己所知所能。

但有利乐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遣除。只要他能知道有办法,能给你的好处,没有不给到极致。只要能为你做事情,遮止你的痛苦,拔除你的痛苦,只要他知道的,无不遣除。

于此道理应专思惟。要去想,要去深刻的思维,要从小处见大。

从小处想,从近想远,从现可知的想不可知的,从现见的想不现见的,就这样去想想想。

常师父开示,他说,这个文字很容易懂。但是现在大家感觉却是:我父母好像不这样的,他们就很平实,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我也感觉不到他用尽种种除苦方便。

常师父讲这个是事实,千真万确,两代之间代沟非常大。为什么?很简单,时代不同,所以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关键在这儿。

千古人情没有变化,但是看法不同,看法不一样的话,产生了效果就不一样,两个见解不一样。

所以常师父讲了一句话:“懂得了佛法,佛法的中心思想叫缘起空。”任何东西都是因缘而起,我这个概念之所以这样,是由产生我这个接触的客观环境如此。

既然客观环境不一样,我的见解自然跟父母的见解不一样,这个明白以后,你就不能用我的感受去衡量他。

常师父讲,不能用我的感受衡量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的父母对你这样慈爱,但是由于你太差,感受不到他对你好。你对恩人不觉得有恩,甚至当成仇人。

这就是我们,我们坏在不知恩。跟古人相比,差在这儿,不知恩。古人知恩,我们不知恩。

我记得以前中医里面有这句话,叫“吮白矾味甘”,这是中*的标志。以前老百姓传说,万一被*蛇咬了,有一个评判的标准。给他吃香烟丝,烟丝不点,就这么嚼,很苦。如果觉得很苦,中的*很轻微,没关系。如果嚼烟丝觉得甜了,说明中*很深,感觉已经错乱了。

所以“吮白矾味甘”也是这个样子,医院去,医生会有白矾拿出来让你吸,你一吸觉得甜,这个就病情很严重了。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吮白矾味甘的地步,觉得父母对我们都没有恩德,父母对我们都不好了。这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太下劣了,差到没办法形容。

日常法师这句话,不能用我的感受去衡量他,意思就是:不能因为你体会不到,他就没有恩德。

你也会说:“不能用我的标准衡量他,那么他也不应该用他的标准来衡量我。”常师父讲,你讲得对,但问题是——常师父问的这个话特别厉害——你学佛还是他学佛?

你学佛,你要不要有觉悟?要有觉悟。

这六个字,我希望大家记住——你学佛,很简单。这是一个非常深妙的口诀,大善知识的心血。

你学佛,很简单,你应该了解。否则的话,轮到他学佛,他成了佛来救你,不是你救他的问题,不是你报恩的问题。

我们现在学佛的话很明白,懂得佛法以后,这是必然的现象,就是自己要提高觉悟,自己要报孝他,是不分条件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配图来自网络

《我们发心利益别人,为什么别人会痛苦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吮白矾味甘